当前位置: 首页>参政议政

力推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 建设粤北绿色水上黄金通道

来源:农工党韶关市委员会发表日期:2019-01-23 09:46:00

为满足北江腹地经济发展及大宗货物较大水运需求,减轻陆运压力,实现大宗货物绿色运输目标,省政府大力推进北江干流1000吨级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提升北江通航能力,从2014年开始先后对北江(曲江乌石至三水河口)217公里段、北江(百旺大桥至乌石)35公里段的航道扩能升级工程进行立项。目前,北江干流韶关百旺大桥至三水河口252公里扩能升级工程已进入了实施阶段,预计2020年左右完工,工程建成后北江干流孟洲坝、濛浬、白石窑、飞来峡、清远5座枢纽组将全部建成千吨级船闸,可为粤北经济发展提供强劲运力支撑。在北江干流推进扩能升级的背景下,我市应从长远发展、产业布局、运输需求等发展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实施北江千吨级航道向上延伸至武江、浈江,即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

一、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基本情况

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是省政府印发的《推进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中列明的项目,同时作为交通运输部、广东省“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是顺接在建的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全长79公里,包括北江(武江口至百旺大桥)6公里,武江(桂头大桥至武江口)36公里,浈江(周田大桥至武江口)37公里,涉及枢组4个(武江溢洲和塘头、浈江湾头和周田),桥梁16座(北江1座、武江6座、浈江9座)。该工程拟按通航1000吨级船舶标准建设,预计总投资98.78亿元,其中航道工程11.66亿元,船闸工程55.93亿元,桥梁工程31.19亿元,由中央、省投资,市本级只需配套5%约5亿元资金。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的批复,广东省韶关航道事务中心正在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已完成工可阶段的地质勘察、水文测验、船舶模拟试验、数学模型试验、物理模型试验等专题研究,正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用地预审、规划选址、防洪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压覆矿查询、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节能评估、水土保持评估等专题研究。

二、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实施的重要意义

本工程是北江千吨级黄金航道的进一步向上游延伸,工程的实施是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关于“建设交通强国”战略思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发展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可增强韶关地区乃至“红三角”地区发展竞争力,为广东及粵北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首先,实施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是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关于“建设交通强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水运是绿色环保的运输方式,可以节省大量能源和土地等社会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缓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紧缺之间的突出矛盾,符合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其次,实施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是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韶关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需要,为未来联通粵赣、粤湘运河以沟通珠江、长江两大水系奠定基础。韶关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连接珠三角和内陆腹地桥头堡,是环珠三角的区域融合地带,外部环境、形势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有条件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区,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发挥北江的水运功能以及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的航运效益,吸引和诱发武江流域和浈江流域工业园区的物流量,完善和优化腹地交通运输体系,上延北江水运功能是建设“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需要,为未来联通粤赣、粤湘运河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实施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是贯彻落实广东省“产业园区提质增效、产业共建和振兴粤东西北”新的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充分发挥武江、浈江水运优势,可降低物流成本,改善招商引资环境,进一步提升韶关的独特区位优势,打造省际物流运输大通道。

第四,实施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可开创粤赣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新局面,是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一体的富民工程。通过本项目的水运建设带动,增加资金投入,可有效增加地方税收,带动地区经济、人口就业等发展,促进浈江、武江流域69个乡镇、9000多平方公里土地城镇化的提高,推动沿线土地及资源开发,从而促进城镇经济发展。直接受益城镇人口150万人,辐射90万左右农业人口加入城镇化进程。同时可促进韶关、赣州、郴州等原中央苏区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发展。

第五,实施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是满足韶关全域旅游大开发的前提条件。浈江、武江航道的开发建设,可将韶关地区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完美地结合起来,兴建的船闸及港航配套设施也可以作为观光点。项目建成后,大型邮轮可以直接从韶关市区的诸多旅游码头出发,直接可达到浈江、锦江沿线,改善目前丹霞山风景区只局限于锦江部分河段游船开发的局面,必将大大拓展和延伸水路旅游风光带。同时,武江也可打造另外一条旅游开发线路,开启武江旅游的新路子。

此外,实施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可满足军事战略、战备需求的潜在要求。浈江、武江位于南岭山脉南侧的山腹中,浈江、武江的扩能升级,能为国家军事提供水路供给,更有力地保障战备期间军事通道,对国家南部区域的安全稳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项目推进重点难点问题

(一)武江涉及一级水源保护区问题。武江自溢洲枢纽下游至韶关塔合为一级水源保护区,我市计划将其调整为一级备用水源保护区,并适当缩短距离,把航道范围不纳入保护区范围。目前调整工作已上报省政府审批。

(二)北江珍稀鱼类省级保护区问题。武江自塘头枢纽下游至武江口为北江珍稀鱼类省级保护区。省航道事务中心正与省海洋渔业厅、省环保厅沟通,采取补救措施以解决该问题。同时,溢洲电站未按规定补办环评、渔业资源保护的手续也已被环保厅列入督办事项。

(三)项目需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约25亩。本工程塘头枢纽船闸建设推荐方案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约25亩。省政府正在与国家自然资源部协商相关事项。

(四)工程需占用丹霞山保护区局部区域。本工程浈江周田大桥至黄金村大桥28公里航道、湾头和周田船闸位于丹霞山保护区范围内,涉及丹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世界地质公园等保护区。开展工程建设还需逐级报批。

(五)塘头水电站工程建设问题。市发改局批准立项的塘头水电站工程未按《航道法》规定按航道规划等级同步建设船闸。

(六)桥梁建设标准问题。现有北江桥、武江桥、西河桥、十里亭大桥、曲江桥、风采桥、帽峰桥、黄金村大桥、腊石坝铁路桥等不能满足通航规范要求。结合我市市区提升计划,北江桥、武江桥、西河桥、十里亭大桥、曲江桥、风采桥、黄金村大桥等将拆除重建,帽峰桥、石坝铁路桥将进行适当改建。按照国家规范要求,新建桥梁需要按照10年一遇洪水位、10米净高的标准建设,导致桥梁两端难以与现有路网交接,同时桥梁建设费用较高。省交通运输厅已专题向交通运输部汇报。

四、建议

针对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项目推进重点难点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建议市委市政府同意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项目的实施,依托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建设工作。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督促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明确责任,细化目标,措施到位。争取国家及省相关部门的支持,给予解决涉及一级水源保护区、北江珍惜鱼类省级保护区、丹霞山自然保护区、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等问题。

(二)落实配套资金。根据省政府有关要求,我市需承担该工程总投资5%的约5亿元地方配套资金,建议市政府出具资金承诺函,明确资金来源。

(三)加快韶关港扩能升级。根据市交通运输局统计,目前我市港口码头拥有100-300吨级泊位100多个。随着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的完工,北江通航船舶可达1000吨级,如不加快我市港口码头扩能升级,届时将无法满足千吨级船舶的停泊,“黄金通道”无法发挥“黄金效益”。

(四)编制韶关市水运发展规划。目前我市已制定《韶关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和《韶关港总体规划》,但涉及到水运发展的专项规划没有制定,建议尽快制定我市水运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我市航道、港口码头、岸线使用等,引领我市水运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把我市打造成粤北绿色水上黄金通道。